食品标签展示的消费信息

食品标签是中国者食知度消费者了解食品信息的主要方式。食品标签展示的消费信息,不仅关乎食品安全,品标品标还是签认签识向消费者展示食品属性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经济和食品工业的调查读习发展,预包装食品的及食究种类繁多。如何通过正确认识食品标签来选择食品,惯研了解食品的中国者食知度属性,对消费者尤其重要。消费
预包装食品的品标品标标签标示内容,主要参照《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以下简称GB 7718-2011)的签认签识有关要求执行。了解消费者对于食品标签的调查读习认知习惯,将为完善食品标签相关法律、及食究法规及标准,惯研避免食品标签标示内容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中国者食知度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重要依据。相关研究的开展,也有助于了解消费者对食品标签认知盲区,有效开展食品标签知识宣贯,使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可以更科学地识读食品标签。
1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主要调查对象为有独立购买预包装食品能力的消费者。
1.2 调查内容
研究内容根据《食品安全法》和GB 7718-2011对预包装食品上强制性标示要求为核心进行设计,主要针对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于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各项标示内容的认知度,二是了解对于标签标示内容识读习惯,并有针对性地了解消费者希望通过食品标签获得的食品信息。在问卷初步设计完成后,邀请行业内专家及GB 7718-2011的起草人员对问卷科学性进行评估,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内容设置进行调整,使调查内容更科学合理。
1.3调查实施
采用在线和线下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开展。为保证研究质量,调查统一由熟悉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进行发放,及时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解释及填写指导,确保问卷质量。
2结果
2.1 受访人群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有5975人次参与,其中男性2040人,占比34.14%,女性3935人,占比65.86%。受访对象参与人群以18~40岁人群为主,共4137人,占比69.24%,具体年龄分布见表1。受访者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共4622人,占比77.36%。
调查结果显示88.64%受访对象年龄集中于18~50岁年龄段,且平均教育程度较高,有92.7%的受访者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受访人群存在局限性,仅能体现参与调查者对于食品标签标示内容的认知水平。
2.2 食品标签阅读与消费习惯
2.2.1标示内容
参与调查的5975人中,有4053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阅读食品标签内容,占受访者总人数的67.83%,偶尔阅读1838人,占比30.76%,有84人表示基本不阅读食品标签内容,占比1.41%。
在食品标签的标示内容中,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为受访对象关注度最高的标示内容,分别有94.83%(5666/5975)、93.39%(5580/5975)、69.07%(4127/5975)%、55.85%(3337/5975)的消费者进行了选择。而配料的定量标示、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包装设计图案、产品执行的标准代号等四项内容为调查中受访者关注比例较少的标示内容,分别有17%(1016/5975)、16.23%(970/5975)、15.72%(939/5975)、13.41%(801/5975)的消费者选择关注。标签标示内容重点关注度情况见表2。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食品,添加剂,标签
相关文章
- http://www.cnecn.com.cn/d/file/p/2024/03-21/f599accc1c04e1af2ff12c1a694dd059.jpg|http://www.cnecn.co2025-09-21
- 新浪科技讯 3月12日下午消息,SHEIN用于仓间转运的新能源电车正式大批量投放运营,此次9.6米厢式货车车型的新能源电车解决方案系SHEIN与重汽、东风、宁德时代等合作伙伴联合打造,以替换传统的柴油2025-09-21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家庭举办宴席的规模也逐渐扩大,频次愈发频繁。为了进一步保障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场监管局联合临海市消保委加强全2025-09-21
- 据媒体报道,在欧盟国家关于是否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临时惩罚性征税的“摸底”投票中,包括德国和英国在内的至少14个国家坚决反对。虽然这一投票属于“摸底”性质2025-09-21
- 产品:GBW10305 绿茶高山茶)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源于革命老区信阳毛尖核心产区,精准赋能茶叶品质管控一、产品核心定位1.地理标志背书:精选大别山北麓信阳毛尖发源地)高山茶2025-09-21
- 作为首批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之一,六氯苯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能够导致生物体内内分泌紊乱、生殖及免疫机能失调、发育紊乱以及癌症等严重疾病,同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传输和分布2025-09-21
最新评论